日期:2024-11-04作者: 浏览量:
领导干部听课手册
听 课 人:
所在单位:
学年学期: 2024-2025-01学期
西南林业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目 录
1. 西南林业大学领导干部听课管理办法 (2024年修订)1
2. 西南林业大学领导干部听课记录表4
3. 西南林业大学领导干部听课记录表(实验课)........................14
4. 西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随机检查表............................15
西南林业大学领导干部听课管理办法
(2024年修订)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稳步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健全和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强化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干部应通过听课,充分了解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研究解决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三条 听课人员
听课人员包括校级领导以及内设机构、群团组织、教学机构、教辅机构的中层干部。
第四条 听课学时
(一)校级领导每人每学期听课应不少于4学时,其中,学校主要领导、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校领导每人每学期听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不少于2学时,分管本科教育工作的校领导每学期听课应不少于6学时。
(二)教学机构、教务处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的中层干部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学时,其他中层干部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 学时。
第五条 听课范围
(一)听课范围为全校本科课程,含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二)校级领导、非教学机构的中层干部在全校范围内随机听课,教学机构的中层干部在本学院范围内随机听课。
(三)学校鼓励其他教师主动听课,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
第六条 听课观测点
(一)学生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到课情况、课堂纪律、学习状态、学习获得感等。
(二)教师方面:主要包括教师的师德师风、迟到早退、教学态度、精神风貌、课堂教学管理、教学规范执行等。
(三)教学方面:主要包括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能力、教材使用、教学改革、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课程思政等。
(四)其他方面: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环境卫生、水电保障等情况。
第七条 听课要求
(一)听课人员须提前进入课堂,向任课教师进行听课说明,且每次听课不少于1学时。
(二)在听课过程中,听课人员应按要求认真填写《西南林业大学领导干部听课记录本》。
(三)听课人员课后应及时将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授课教师。如有涉及到教学事故等其他问题,中层干部应当天及时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反馈,以便及时处理。
第八条 听课管理
(一)每学期结束前,听课人员将听课记录本交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存档。
(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每学期汇总听课记录本反映的情况,对反馈的问题及意见建议持续跟进并协调处理。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每学期通报全校领导干部听课情况,并将中层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学校中层领导班子考核。
第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负责解释。原《西南林业大学各级领导干部听课管理办法(试行)》(西南林〔2018〕60号)同时废止。
西南林业大学领导干部听课记录表
授课教师 |
教师所在学院 |
授课名称 |
|||||||||
时间地点 |
2024~2025学年第01学期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 教室 |
||||||||||
上课人数 |
实到人数 |
专业或班级 |
迟到人数 |
旷课人数 |
|||||||
一级指标 |
评价内容 |
完全赞同 |
赞同 |
一般 |
不太赞同 |
完全不赞同 |
|||||
5 |
4 |
3 |
2 |
1 |
|||||||
课程思政(20分) |
1. 课堂教学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穿教书育人。 |
||||||||||
2. 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
|||||||||||
3.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
4. 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的培养。 |
|||||||||||
教学内容(20分) |
1. 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体现“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教学理念。 |
||||||||||
2. 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 |
|||||||||||
3. 内容充实新颖,反映学科前沿,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
|||||||||||
4. 教材选用合适,符合教学需求。 |
|||||||||||
教学态度(20分) |
1. 教学准备充分,讲课精神饱满。 |
||||||||||
2. 注重为人师表,仪态大方,教风严谨。 |
|||||||||||
3. 教学过程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
4. 无与教师身份不符的言行。 |
|||||||||||
教学方法(20分) |
1. 讲述生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
||||||||||
2.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 |
|||||||||||
3. 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得当。 |
|||||||||||
4. 支持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
|||||||||||
教学效果(20分) |
1. 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聚精会神听讲。 |
||||||||||
2. 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
|||||||||||
3. 课堂育人效果好。 |
|||||||||||
4.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
总体评价 |
分 |
||||||||||
授课内容摘要: |
|||||||||||
问题与建议: |
|||||||||||
、 |
|||||||||||
听课人签名: 年 月 日
西南林业大学领导干部听课记录表
类型: 评职称 调停课 双语课 其它 |
|||||||||||
授课教师 |
教师所在学院 |
授课名称 |
|||||||||
时间地点 |
2024~2025学年第01学期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 教室 |
||||||||||
上课人数 |
实到人数 |
专业或班级 |
迟到人数 |
旷课人数 |
|||||||
一级指标 |
评价内容 |
完全赞同 |
赞同 |
一般 |
不太赞同 |
完全不赞同 |
|||||
5 |
4 |
3 |
2 |
1 |
|||||||
课程思政(20分) |
1. 课堂教学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穿教书育人。 |
||||||||||
2. 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
|||||||||||
3.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
4. 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的培养。 |
|||||||||||
教学内容(20分) |
1. 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体现“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教学理念。 |
||||||||||
2. 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 |
|||||||||||
3. 内容充实新颖,反映学科前沿,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
|||||||||||
4. 教材选用合适,符合教学需求。 |
|||||||||||
教学态度(20分) |
1. 教学准备充分,讲课精神饱满。 |
||||||||||
2. 注重为人师表,仪态大方,教风严谨。 |
|||||||||||
3. 教学过程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
4. 无与教师身份不符的言行。 |
|||||||||||
教学方法(20分) |
1. 讲述生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
||||||||||
2.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 |
|||||||||||
3. 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得当。 |
|||||||||||
4. 支持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
|||||||||||
教学效果(20分) |
1. 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聚精会神听讲。 |
||||||||||
2. 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
|||||||||||
3. 课堂育人效果好。 |
|||||||||||
4.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
总体评价 |
分 |
||||||||||
授课内容摘要: |
|||||||||||
问题与建议: |
|||||||||||
、 |
|||||||||||
听课人签名: 年 月 日
西南林业大学领导干部听课记录表
类型: 评职称 调停课 双语课 其它 |
|||||||||||
授课教师 |
教师所在学院 |
授课名称 |
|||||||||
时间地点 |
2024~2025学年第01学期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 教室 |
||||||||||
上课人数 |
实到人数 |
专业或班级 |
迟到人数 |
旷课人数 |
|||||||
一级指标 |
评价内容 |
完全赞同 |
赞同 |
一般 |
不太赞同 |
完全不赞同 |
|||||
5 |
4 |
3 |
2 |
1 |
|||||||
课程思政(20分) |
1. 课堂教学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穿教书育人。 |
||||||||||
2. 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
|||||||||||
3.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
4. 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的培养。 |
|||||||||||
教学内容(20分) |
1. 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体现“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教学理念。 |
||||||||||
2. 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 |
|||||||||||
3. 内容充实新颖,反映学科前沿,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
|||||||||||
4. 教材选用合适,符合教学需求。 |
|||||||||||
教学态度(20分) |
1. 教学准备充分,讲课精神饱满。 |
||||||||||
2. 注重为人师表,仪态大方,教风严谨。 |
|||||||||||
3. 教学过程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
4. 无与教师身份不符的言行。 |
|||||||||||
教学方法(20分) |
1. 讲述生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
||||||||||
2.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 |
|||||||||||
3. 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得当。 |
|||||||||||
4. 支持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
|||||||||||
教学效果(20分) |
1. 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聚精会神听讲。 |
||||||||||
2. 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
|||||||||||
3. 课堂育人效果好。 |
|||||||||||
4.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
总体评价 |
分 |
||||||||||
授课内容摘要: |
|||||||||||
问题与建议: |
|||||||||||
、 |
|||||||||||
听课人签名: 年 月 日
西南林业大学领导干部听课记录表
类型: 评职称 调停课 双语课 其它 |
|||||||||||
授课教师 |
教师所在学院 |
授课名称 |
|||||||||
时间地点 |
2024~2025学年第01学期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 教室 |
||||||||||
上课人数 |
实到人数 |
专业或班级 |
迟到人数 |
旷课人数 |
|||||||
一级指标 |
评价内容 |
完全赞同 |
赞同 |
一般 |
不太赞同 |
完全不赞同 |
|||||
5 |
4 |
3 |
2 |
1 |
|||||||
课程思政(20分) |
1. 课堂教学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穿教书育人。 |
||||||||||
2. 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
|||||||||||
3.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
4. 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的培养。 |
|||||||||||
教学内容(20分) |
1. 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体现“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教学理念。 |
||||||||||
2. 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 |
|||||||||||
3. 内容充实新颖,反映学科前沿,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
|||||||||||
4. 教材选用合适,符合教学需求。 |
|||||||||||
教学态度(20分) |
1. 教学准备充分,讲课精神饱满。 |
||||||||||
2. 注重为人师表,仪态大方,教风严谨。 |
|||||||||||
3. 教学过程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
4. 无与教师身份不符的言行。 |
|||||||||||
教学方法(20分) |
1. 讲述生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
||||||||||
2.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 |
|||||||||||
3. 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得当。 |
|||||||||||
4. 支持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
|||||||||||
教学效果(20分) |
1. 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聚精会神听讲。 |
||||||||||
2. 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
|||||||||||
3. 课堂育人效果好。 |
|||||||||||
4.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
总体评价 |
分 |
||||||||||
授课内容摘要: |
|||||||||||
问题与建议: |
|||||||||||
、 |
|||||||||||
听课人签名: 年 月 日
西南林业大学领导干部听课记录表
类型: 评职称 调停课 双语课 其它 |
|||||||||||
授课教师 |
教师所在学院 |
授课名称 |
|||||||||
时间地点 |
2024~2025学年第01学期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 教室 |
||||||||||
上课人数 |
实到人数 |
专业或班级 |
迟到人数 |
旷课人数 |
|||||||
一级指标 |
评价内容 |
完全赞同 |
赞同 |
一般 |
不太赞同 |
完全不赞同 |
|||||
5 |
4 |
3 |
2 |
1 |
|||||||
课程思政(20分) |
1. 课堂教学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穿教书育人。 |
||||||||||
2. 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
|||||||||||
3.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
4. 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的培养。 |
|||||||||||
教学内容(20分) |
1. 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体现“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教学理念。 |
||||||||||
2. 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 |
|||||||||||
3. 内容充实新颖,反映学科前沿,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
|||||||||||
4. 教材选用合适,符合教学需求。 |
|||||||||||
教学态度(20分) |
1. 教学准备充分,讲课精神饱满。 |
||||||||||
2. 注重为人师表,仪态大方,教风严谨。 |
|||||||||||
3. 教学过程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
4. 无与教师身份不符的言行。 |
|||||||||||
教学方法(20分) |
1. 讲述生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
||||||||||
2.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 |
|||||||||||
3. 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得当。 |
|||||||||||
4. 支持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
|||||||||||
教学效果(20分) |
1. 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聚精会神听讲。 |
||||||||||
2. 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
|||||||||||
3. 课堂育人效果好。 |
|||||||||||
4.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
总体评价 |
分 |
||||||||||
授课内容摘要: |
|||||||||||
问题与建议: |
|||||||||||
、 |
|||||||||||
听课人签名: 年 月 日
西南林业大学领导干部听课记录表(实验课)
任课教师 |
所属学院 |
||||||||
授课班级 |
课程名称 |
||||||||
实验项目 |
|||||||||
听课时间 |
_____年__月__日 第_____节 |
听课地点 |
|||||||
纪律情况 |
教师 |
迟到_______ 分钟,早退_______ 分钟。 |
|||||||
学生 |
应到___ 人,实到 ___ 人,迟到 ___ 人,早退___ 人。 |
||||||||
实验分组 情况 |
组/次_____,人/组_____ |
听课后总体 印象 |
[ ]优[ ]良[ ]中 [ ]差 |
||||||
教学资料检查 |
[ ]实验指导书[ ]教案[ ]进程表 |
||||||||
项目 |
主要观测点 |
优 |
良 |
中 |
差 |
||||
实验准备 |
①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教案(讲稿)齐全;②实验设备、实验用耗材准备充分,且实验设备完好,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需要预做和预调的,有预做、预调记录;③实验室环境整洁、设备摆放合理。 |
||||||||
实验指导 |
①实验前对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进行准确的讲 解;②对实验内容和技术掌握熟练,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实验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正确解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③注重 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实验严谨、 细致、实事求是作风的培养;④对实验课堂的秩序和纪律管理有序; ⑤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热情耐心地给予解答,能够注意观察实验学生的 反应,并给予及时的帮助;⑥对实验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敬业勤勉, 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随意离开并长时间不返回实验室;⑦严格执行仪器 使用登记签字制度,实验报告批改认真及时。 |
||||||||
实验效果 |
①学生能基本掌握实验的操作与实验方法,达到了实验大纲规定的要 求;②学生能按时、按要求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取得科学的数据和结 果;③给予学生分析问题及创新的启迪,对学生科学作风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很有帮助。 |
||||||||
实验情况简介及改进建议: |
听课人签名: 年 月 日
西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随机检查表
学 院 |
|
学生姓名 |
|||
专 业 |
|
指导教师 |
|||
毕业论文题目 |
|||||
答辩小组成员 |
|||||
检查时间 |
检查地点 |
合计课时 |
|||
答辩时间 |
介绍 ____分钟、提问 _____分钟、合计 ___分钟(写一位同学情况即可) |
||||
毕业论文材料的完整性(有打√) |
|||||
1.毕业实习计划表(学生) ( ) 2.毕业实习计划表(教师)( ) 3.开题报告( ) 4.中期检查表 ( ) 5.毕业论文( ) 6.指导老师意见 ( ) 7.评阅人意见( ) |
|||||
论文格式是否规范 |
|||||
答辩情况是否有专人记录 |
|
答辩组长 |
|||
答辩情况记录(答辩小组成员出勤及纪律情况;答辩室、投影仪、打分表、答辩记录是否齐全;现场纪律、气氛调控、质疑、点评等情况) |
|||||
答辩情况简介及改进建议: |
|||||
听课人签名: 年 月 日